新时期防空警报网建设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防空警报建设又是人民防空的重要一环,她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防空警报网建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新时期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城市防空警报网建设,提高音响警报的有效覆盖,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一、调整警报覆盖半径,加大警报覆盖密度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给防空警报的有效覆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城市背景噪声的影响和建筑物的阻挡。比如上海,中心城区白天背景噪声已达到65-70分贝,严重影响了音响警报的传播。鳞次栉比的城市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筑成的水泥森林更是阻挡了防空警报的传播,造成了虽近在咫尺却两耳不闻的现象,音响警报的有效覆盖大大降低,这在上海3年的警报试鸣中已得到了验证,以前制定的有关警报器覆盖半径的标准已满足不了现在的要求。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调整音响警报的有效覆盖半径,加大警报覆盖密度,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背景噪声和楼宇阻挡的因素,合理布点,保证防空警报的有效覆盖。
二、充分利用公共资源,丰富警报报知手段
传统的警报报知手段仅仅依靠室外的警报器实现,但这只是解决了警报的室外报知,且室外警报器数量的增加无论是在选择设置点,还是在维护保养方面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问题,如何实现警报的室内报知,丰富警报的报知手段,已经很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
1、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广播电视已深入我们的生活,通信手段的深刻变化,使移动电话、短信服务、寻呼机等已为千家万户所应用,这为我们充分利用这些公共媒体发布警报信息打下了基础。目前,全国已有不少城市通过广播电视发放警报信号,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运用短信、寻呼等公共传播媒体发布警报信息,进一步减少了警报信息报知的遗漏点。通过电视画面、短信、寻呼显示屏,还能告诉老百姓在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灾情警报时应采取的行动,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
2、现代城市高楼林立,现代化的办公及住宅条件在某种程度上隔绝了人们与外界的联系。在门窗紧闭的写字楼和住宅小区里,即使在室外防空警报的有效覆盖范围内,也很难听到警报声响。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办公大楼、住宅小区的广播系统,将广播系统与警报控制系统相连通,并在该广播系统内对警报信号设置优先级,平时广播系统进行正常的广播,当接收到警报信号时,立即停止其他广播,转而播放防空警报。这样一来,提高了警报覆盖的范围,充分利用了办公大楼、住宅小区的广播系统的功能。作为室外警报器的补充,减少了防空警报网建设的成本和使用、管理的费用,极大地丰富了防空警报报知的手段。
防空警报建设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十分重要。在加紧建设室外警报器的同时,我们也要根据地区特点,时代特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多种手段,建立多种方式并存的立体警报报知网,提高警报信号的告知率,使人民群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警报信息,充分发挥警报报知网在战时防空和平时防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