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90-025 18115157961 13915953612
戎光官网
首页>新闻中心>人防资讯

人民防空与应急管理融合的尝试和探索


       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结合政府机关大部制改革,在人防工作与应急管理工作融合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组织机构上的融合。深圳建市时走的就是一条“小政府、大社会”的路子,深圳人防机构从开始独立设置就是大部制架构,2002年从建设局分离出来设立民防办加挂地震局牌子。2009年成立市应急办加挂安委办、安监局、民防办、地震局牌子,内设人防处,下设人防指挥通信保障中心(正处级事业单位)。去年底又加挂了核应急办牌子。职责定位上,主要立足于“办”的定位,负责综合协调、统筹指导和督促检查。参照市的设置,深圳10个区(新区)也都将人防工作放在应急办。优势是综合协调权威提高了,整合各方面工作的能力加强了;劣势是专门从事人防工作的人员力量得不到保障,主要领导难以专一人防工作。

  队伍建设上的融合。人防队伍自身建设方面,市民防办独立设置时仅是市政府二级单位,级别低,干部成长空间有限。大部制后,民防办水涨船高,干部晋职晋级空间大,有利于队伍建设。人防专业队伍建设方面,大部制前组建了7支队伍,除了一些拉动演练外,人防部门平时使用调动不多。大部制后整合组建了综合应急、专业应急、应急专家、志愿者四大类应急队伍,人防专业队伍扩建成危化品、环境污染、交通救援、卫生救治、救灾救济、动植物疫情、燃气抢修、三防、森林消防、水上事故、通信保障、电力、给排水共13类,既是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队伍,也是人防专业队伍,通过系统训练演练以及经常性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历练,整体素质和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在2015年“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处置工作中,人防应急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作开展上的融合。毋庸讳言,在政府系统各部门中,人防部门摆位相对靠后,权威相对有限、协调难度较大。大部制改革后,我们充分发挥应急部门的权威优势,协调做好人防相关工作。建设完成了基本、预备、机动和应急四级人防指挥所。截至目前,建成人防工程1100多万平方米,人均防护面积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在市中心区利用地下商业街修建了平战结合人防窗口工程1.5万平方米,是广东省投资最大的单体式人防工程。开工建设室外应急避难场所163处,建成室内场所463处,完成了全市33个重要经济目标单位防护方案编制工作,升级改造了防空警报系统。作为市安委办、市安监局,我们还组织全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中,对人防工程安全隐患一并开展检查,将排查发现的人防设备损坏等纳入整治范围。在深圳现代安全教育实景模拟基地专设了人防体验馆,向参观体验的中小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宣传人防知识,进行人防疏散避险体验。2010年开馆以来接待参观体验人员141万人次,其中中小学生近80万人次。

  资源保障上的融合。深圳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公共安全工作高度重视,财力上充分保障。我们根据人防与城市安全管理是一家的特点,在规划编制、年度工作安排、资金预算时,将人防建设和安全应急所需费用一并考虑、一并申请,设备设施、物资资源整合使用、相互支援。2011年深圳大运会期间,人防机动指挥车通过自带设备短时间内将现场图像、视频等信息,运用卫星技术直接传送到大运指挥中心,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保障。2012年深圳机场“5·11”空港油库泄漏事件、2015年光明新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等重特大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人防机动指挥车、人防警报通信设备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8月1日和10月21日两次台风袭击广东时,应急避难场所安置了大量疏散群众。在编制《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时,我们负责“城市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部分,编制工作中我们把人防建设项目纳入城市综合防灾和公共安全统筹考虑、统筹规划、统筹安排,确保规划目标、投资安排、政策措施的有效对接,使人防建设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公共安全工作融合起来。


(作者:深圳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主任杨峰,本文转自《中国人民防空》2016年第12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