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90-025 18115157961 13915953612
戎光官网
首页>新闻中心>人防资讯

智慧城市发展将改变生活

       智慧城市概念最近几年已趋于平稳,没有人工智能那样火热,这也表明智慧城市概念逐渐落地,技术不断成熟,不用在炒作概念了。随着一批批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给我们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或许这些改变我们还未发觉。首先明确一下智慧城市的概念,智慧城市:揉合新型技术的城市新形态。智慧城市是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通信和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感测、传送、整合和分析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公众服务、社会管理、产业运作等活动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2008年11月,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并于2010年,正式提出“智慧的城市”愿景。IBM在《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白皮书中,将智慧城市定义为: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教授曾撰文给智慧城市下定义,他认为智慧城市的内涵是将数字城市、物联网与云计算三个概念的融合。从发展的角度分析,智慧城市也非一步到位,而是通过逐步演化、经过技术迭代最终衍生得出的产物。智慧城市建设的演进路线可以概括为:信息城市-数字城市-智能城市-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演进路线

       智慧城市投资额面临爆发式增长,“叠加效应”凸显:从中国智慧城市论坛、中国PPP服务平台等网站对我国2015-2017年智慧城市投资情况进行了梳理和统计。共统计到85个项目,并以此为样本,虽然没有覆盖全部的投资情况,但统计到的项目投资总金额已超过千亿,已经具备一定代表性,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趋势。据统计,2015年到目前,总投资金额为1240亿元。其中,2015年统计到的投资金额达688亿,2016年为503亿。其中,2015年东莞市的200亿的大单对统计结果影响较大。而城市数量方面,2015年统计到发布了智慧城市投资计划的城市为33个,2016年上升为40个。虽然2015到2016年,新公布的智慧城市投资总金额没有大幅的提升,但是可以注意到,往往一个城市公布的智慧城市投资计划都是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总投资金额,其实是分摊到未来若干年内的。因此会具有一个很强的“叠加效应”,即2016年统计到的503亿的投资额可以理解为“纯新增”的部分,当年其实还有上一年延续下来的投资项目落地。因此,在这一叠加效应下,当前我国智慧城市每年的投资额实际上正以飞快的速度增长。

       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化占比高,需求旺,“十三五”期间有望集中释放:2013年,从住建部公布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以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已公布了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共计290个城市。截止2016年6月,我国95%的副省级城市、76%的地级城市,总计超过500个城市出过文件指出要建设智慧城市,或已经在建设智慧城市。由此可见,智慧城市市场十分庞大,并且在我们前文提到的“叠加效应”的作用下,会迎来加速爆发的过程。据估计,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在4万亿元左右,该市场从“十二五”中后期开始,将在“十三五”集中释放。其中,IT投资规模将占很大比重,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智慧城市IT投资规模达2060亿元,同比增长17.0%;2015年达2480亿元,同比增长20.4%。预计2017年我国智慧城市IT投资规模将达3752亿元,2021年的投资规模达到1234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1.12%。

2017-2021中国智慧城市IT投资规模预测

智慧城市发展改变生活,也是城市发展的未来最终形态

图片及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信息网

0